近日,我校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教授团队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了题为“Gut microbe-derived milnacipran enhances tolerance to gu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的研究论著。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邓凡博士后和胡敬娟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克玄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这是该团队近2年继在Eur Respir J,J Med Virol,Microbiome,Br J Anaesth,Int J Biol Sci,Gut Microbes等期刊发表该系列研究后的又一重要突破。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R)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情况,常发生在创伤、感染、休克及肠梗阻、体外循环手术等临床现象中,其不仅引起肠损伤,还因肠屏障破坏后菌群失调、内毒素移位,导致脓毒症及肠外多器官功能不全甚至衰竭。肠源性脓毒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脓毒症,是由肠道损伤或隐匿性肠道感染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其中肠I/R是研究肠源性脓毒症发生机制和防治策略的有效模型。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增加宿主对疾病的易感性,然而,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在肠I/R诱导的肠源性脓毒症易感性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该团队采用小鼠肠I/R诱导的肠源性脓毒症的模型,通过16S rRNA测序和代谢组学发现,肠源性脓毒症易感性差异的小鼠,其体内的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肠道菌群代谢物米那普仑在肠源性脓毒症耐受型小鼠中的含量明显升高;该团队还发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包含肠I/R过程)患者术前粪便中的米那普仑含量与术后胃肠道损伤的程度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粪菌移植实验进一步证实肠道菌群可影响肠源性脓毒症的敏感性。进一步,该团队采用肠上皮芳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AHR)基因条件性敲除小鼠、IL-22基因敲除小鼠在体模型和小肠类器官离体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米那普仑在肠源性脓毒症易感性差异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发现米那普仑可通过活化AHR促进3型固有淋巴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cytes,ILC3)释放IL-22减轻肠I/R损伤。
图 肠道菌群代谢物米那普仑增强肠源性脓毒症耐受
该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代谢物米那普仑通过调节AHR/ILC3/IL-22信号从而增强肠I/R损伤的耐受性,为肠I/R损伤及肠源性脓毒症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