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80后出生的人,应该在小时候都看过当时TVB剧场热播的《鉴证实录》,它曾点燃了很多人的从医梦想,宣丽就是其中之一。小小年纪的她,就感觉当医生很酷,女医生更酷。父母知道她的想法后,很是支持。
一路怀揣着这个梦想,她跨入医学大门,又来到南方医院血液科。她说,其实在成为刘启发教授的研究生之前,她对血液科专业并没有太深入的认识。但也不知为什么,越学越喜欢,越学越入迷。
我想,一名学生对学科和专业越来越深入的热爱,一定跟他遇到的老师密切相关。一聊,果然如此。
她说,刘启发老师在医学领域应该算是比较风格独特的老师了。看起来大大咧咧的,粗犷、直率,但思考问题的时候,又心细如发、匠心独运。
他用“文献筛选法”来帮学生找到最合适的研究方向,给学生们找来各种各样的文献,让学生们先认真读,然后谈感想、谈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找到真正擅长又感兴趣的领域,从而制定不同的专业方向。
在撰写论文上,他是个妥妥的“细节控”。宣丽说,刘主任帮学生修改论文至少是10遍以上起步,包括标点符号,精益求精,一直要到他认为完全没有问题了才会同意投稿。他还会特别关注各大学术会议平台,会不断鼓励学生们去投稿,一旦投中,他又会拼命将年轻人往讲台上推,让他们崭露头角,去作学术报告、分享成果。
“那时还很少有在读学生出国开会的,但刘老师让我们早早就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回顾个人的成长之路,从对血液学科领域一无所知,到越来越感兴趣,从一个科研小白到“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再到如今,宣丽感觉自己就像从一个初学的孩子,从最开始只会讲几句话,再到一整段话,再到现在逐渐能够自己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从碎片化到整体,从学习模仿到独立创新,每一步成长里面都饱含了刘启发和其他老师们的心血和付出。
当然,只要是沃土,加上精心养育,我想,没有任何一颗种子会辜负播种者的希望的。宣丽也没有让老师们失望,博士一毕业就拿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但,令人意外的是,宣丽在拿到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后,突然沉寂了好几年时间。她没有向上乘胜追击,而是选择了另一个很难啃的“硬骨头”——移植后难治复发性白血病,进行深耕式研究,这一深耕就是5年。
这5年期,对于很多女孩子说来说,正是女孩子结婚生孩子的黄金时期,很多人会选择在这个阶段完成人生大事。她却似乎消失在了大众视野。朋友,父母,包括项目答辩老师都会问,这5年,你干什么去了?她说,面对这样的灵魂拷问,她真答不上来。只感觉到自己沉到了深海,深得忘记了外面的世界。
那段时间,国内血液领域科研进展迅速,同龄、同行、同仁,都在纷纷产出,她顶住各种外部压力,继续往下扎根,向更深处。
是的,明明可以往上走的时候,她什么会选择往下沉?
她说,她是个科研工作者,但她更是一名医生。
血液科的医生接诊的病人多是危重患者,有些患者随时都可能生命垂危。他们辗转于各大医院,带着沉重又缥缈的希望而来。沉重的病痛折磨、求生的渴望、不堪重负的经济压力,背后还有整个家庭的盼望、无助和迷茫。
宣丽说,了解病情只是第一步,还有病人的家庭、经济、工作等所有情况,了解了这些后,就会发现,无论前面的路多难,你的脚步根本停不下来,必须一往无前。
也正因如此,宣丽很难接受临床上的失败,常常陷于痛苦的自责和反思,即便她知道,自己已经付出了最大的努力。
“当病人和家属一遍又一遍问我,为什么他会得这个病,为什么会反复,为什么会排斥等等,当你回答不了的时候,你会有在浩瀚大海里无论怎么游,也看不到岸的无力感。”
她也常常问自己:这个治疗方案真的是目前最好的了吗?就不能再改进了吗?——很多还不清楚,很多还是未知。
这种反思让她很痛苦。但,痛苦,往往就是成长最好的滋养。她说,目前无法解决,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做不了。如果能够抓住一个点,解决一个问题,将某一类的病人带上岸,那也很了不起。所以,她觉得,恰恰是这种无力感、未知感,激发了她不认输、向前进的动力,支撑她往未知的世界继续探索。
每次为了能多挽救一个病人,她下班后无论再累再晚,都会不由自主地去查文献,去复盘自己整个治疗过程,隔天再去请教科里的前辈,或者是行内的大咖,哪怕能发现一点点蛛丝马迹,她也不会放弃,不会放过。
她说,其实医生跟病人是一体的,所以,也会站在很多的十字路口,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用药剂量,每个细微的变化,可能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这是治疗,也是研究。
她热爱科研,但并不是为了出文章,她更多是想通过自己的探索,解答自己临床上的困惑,更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患者,也能够帮助其他医生。临床上的难点、热点和痛点,都是她重新出发的动力。她也一直尝试将临床、教学、科研形成一个闭环,让自己的综合能力提升达到螺旋式上升的效果。
她说,刘主任常教导,作为一名医生,如果只是管好病人,不总结经验,或者,有经验了只揣在自己口袋里,不拿出来分享、发表,不告诉别人,那么,这个经验只是你自己的。但如果你能把你的经验总结出来,发表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让国内的人看到,全世界的人看到,都去学习你的经验,造福更多的患者,这就是临床科研的很重要的意义所在。
聊到最后,她坦言并感慨:“说实话,读文献,我还没有到刘主任那样疯狂的程度。”“而我,只是有点爱好,觉得能够静下心来,去学一学,看一看,看到好的文章,感觉很舒服。”
要做好科研,吃苦的精神是要的,因为要坐冷板凳。辛劳肯定是有的,因为临床工作已经够累的了。但,如果能从中找到乐趣,感受到乐趣,“板凳甘坐十年冷,星光不负夜路人”,那么,苦和累,自然而然就消解了。
对她而言,看到一篇写得很好的文献,就如同看了一场很精彩的电影,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浑身舒畅,还能有茅塞顿开的顿悟。
这可能真的就是渐入佳境的感觉了。
宣丽找到了这样的感觉,她也很愿意将这种感觉分享出来,告诉同行者,“冷板凳”的世界,一样可以有温度,可以很美好。
成长感悟——
★老师就是要成为那个给学生能指明正确方向、给予正确方法的人。
★好的idea,好的思维创新,跟积累很有关系,需要读到更多的文献,扎实的文献基础,才能做到厚积薄发。临床上的经验积累同样如此,需要沉淀才能拓展创新,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能想到、领导能想到这个idea,为什么你还是没想到。
★每个人都有他的能力结构,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类型给自己定好位。
★世界万事万物的成长皆有其规律,有时候能仿佛一夜之间就能繁花满枝头,有时候长达数月、甚至数年都看不到什么变化,其实,有些成长我们是看不见的,尤其是向下扎根式的成长,是更重要的成长。根扎得越深,生命力才能越持久。
★科研文章的最好回归是什么?是病人群体。文章发得再好,也不一定是它的价值的最好体现,最终有没有回归临床,用到临床,让那一群病人获益,让获益的人群更大,才是科研文章的最好归宿。
★一些看似没有意义的研究,比方说你一个东西你搞了好长时间,居然文章没发出来,啥也没得到,这样的研究有没有意义?我认为同样有意义。不是所有的临床研究都能发文章。即便有些研究搞到一半就发现不行了,也有意义,它的意义就在于我知道了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
———链接———
宣丽,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2014年于南方医科大学获得内科学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主要从事造血干细胞移植与恶性血液病诊治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篇,其中在Lancet Oncology、 J Clin Oncol、 Lancet Haematolog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5篇。主持多项课题,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珠江科技新星专题1项,并以主要参与人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第二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各一项,以第十三完成人获得高等学校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各一项,参与编写血液病中国专家共识5项。2018年获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2019年获“羊城青年好医生”,2022年获“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造血干细胞应用学组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学机构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项学术任职。
南方医院血液科主任刘启发教授特别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专业人才,鼓励培养具备扎实科研基础和创新思维的人才,鼓励积极参与学科交叉研究,拓宽学科边界,为血液病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作为科室主任,他为青年人才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和培养内容等,以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适当的培养和发展机会;定期组织学术交流会议、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其他学科的专家与血液科医师进行交流和合作研究,鼓励青年医师申请参加其他学科的培训项目,提升学科综合素养;鼓励医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交流,促进知识共享和经验传承,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效率。在他的带领下,南方医院血液科蓬勃发展,科室人才团队中拥有“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1名、青年珠江学者1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3名和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3名,已建立起较完整的梯队和明确的职责分工,形成良性循环,具备良好的学术影响力。目前南方医院血液科位列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全国第七、华南区域第一,已建立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红细胞疾病和出血性疾病七个临床亚专科,在白血病精准诊治和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和二等奖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包括Lancet Oncol/Haematol、JCO、NCB、STTT、PNAS、Blood、JHO和Leukemia等SCI期刊2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