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人特别爱哭,每次病人出现什么意外,我甚至比家属还着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原护理部主任李亚洁职业生涯已数不清多少次为患者流泪。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爱哭”的护士,35岁放弃稳定工作走进考场,是年纪最大的考生;在抗击“非典”时冲在前线,为医院感染防控发挥了关键作用;率先走出国门,将发达国家先进的护理理念带回国内临床一线;打着石膏仍坚持站着答辩,“三年三战”终于成功申请成为华南地区首位护理学博士生导师……
李亚洁一生致力于护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人说护士读到中专就够了,我不同意,我要让护理学真正与其他学科‘平起平坐’。”谈及往事,这位75岁的老人语气中仍透露着倔强。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11日下午,在广东省护士协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护理科学艺术羊城大会上,李亚洁被授予“南粤护士楷模”荣誉称号。
李亚洁发表获奖感言。 南方+ 许舒智 拍摄
李亚洁招聘护士时有一道“必答题”:“我会让应聘者把面部遮起来,看看她们的眼睛会不会说话、会不会笑。”
“站在病人的角度看,护士戴着口罩,眼睛是交流的窗口。护士的眼睛有神、会笑,病人会感到更亲切。”她说。
李亚洁就有一双“爱笑的眼睛”。遇到患者对疾病心存恐惧,或因住院心情烦躁,她眼中的笑意就能“派上用场”,让病人感到安慰。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她的善良与细心有口皆碑。轮到她值班时,病人们会互相通报:“今天是李护士值班,有什么事跟她说!”
不仅爱笑,李亚洁还爱哭。
病人病情恶化时,她会哭。令她最难忘的是,有次一位病人因为食道静脉曲张突发破裂出血,情况急转直下。李亚洁一边紧急处置,一边着急地流下眼泪。
病人心情难过时,她也会哭。她记得,自己护理的一位肝炎患者因为长期住院却没有明显改善,渐渐对治疗失去了信心,有一天更是躺在病床滴水不进。李亚洁了解情况后得知,原来当天原本每天前来探望的家人没有出现,让病人认为家人抛弃了他。
听着病人讲述住院后的种种煎熬,李亚洁忍不住眼眶湿润了:“换作是我,一样会很受打击。”于是,她连忙帮助病人联系家人,并耐心劝解他乐观对待病情,帮他解除焦虑。
李亚洁习惯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她常思考,假如自己是病人,期待得到怎样的照顾和安慰。
“就像要不要告诉病人真实的病情,我从不单纯隐瞒或一次性和盘托出,而是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和心理状况等,逐渐引导、鼓励他接受现实、积极应对。”她说。
李亚洁为护士授帽。受访者供图
感情丰富而细腻的李亚洁,在职业发展的人生路上,却是一个笃定而倔强的“狠角色”。
她的“狠”,是逼自己走出“舒适圈”。
年轻时入伍,李亚洁曾做过卫生员、新闻干事,上过短学制医学课程。在部队医院里,观察记录病情、静脉穿刺,医生护士的活她都能做。再后来到了北京的专科医院任护士长,医生们都喜欢和她搭班,因为“她能独当一面”。
然而,李亚洁仍不甘心。1983年,35岁的她决意放弃稳定工作,继续读书深造,为此还和爱人赌气一个月。
“考场上,我是年纪最大的。”李亚洁笑着说,她狠下心来脱产学习2年,顺利考上第二军医大学。
她的“狠”,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导尿技术是护理临床和教学的一道难关,尤其是男性导尿操作很难真正讲透。为何不设计一款通用的模型?
说干就干!李亚洁和团队从零开始选材、设计,一遍遍试验,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男性导尿操作训练模型,并且实现批量生产,被许多医院采用。
长期教学与临床实践中,李亚洁主持的护理技术与装备系列研究获多项国家及军队科技进步奖。
她的“狠”,是不惧风险冲在前。
2003年,“非典”来势汹汹,不少医护人员心中没底。常年在传染科工作的李亚洁凭借丰富经验沉着应对,在临床一线,她指导医护人员做好防护,落实好手消毒、戴口罩、开窗通风等院感防控措施,同时还做好医护人员的心理辅导,成为科室护理队伍的“主心骨”,被评为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她的“狠”,是不做成功决不罢休。
经历数十年的临床与教学实践,李亚洁渐渐意识到,护理学想要更快发展,必须要加强学科建设,建立硕士点、博士点。
2005年,李亚洁第三次申请成为博士生导师。很多人认为护理没有必要读博士,此前两年她已两度被拒之门外。这一年,不幸骨折的她坐着轮椅到了答辩现场,却坚持站着答辩。
“护理学要发展,必须要培养博士。”“国外早就先行一步了。”她据理力争,情绪激动时眼含热泪,最终获得全票通过,成为华南地区第一位护理学博士生导师。
李亚洁。受访者供图
5月11日,李亚洁和学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护理部主任周春兰,护士吴艳妮、邓师思等四代师徒共同出现在颁奖仪式现场,追忆从业初心。
“如果没有李教授,广东护理专业的博士点可能会晚出现好几年。”周春兰说,李亚洁的引领推动对广东护理教育和护理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颁奖仪式上,李亚洁师徒四代同台。 南方+ 许舒智 拍摄
作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护理学专家,李亚洁是新中国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学科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主要推动者。她培养出百余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今活跃在护理临床和教学的一线。
“以前社会上对护士存有偏见,认为‘中专生就可以’,我想让更多人认识到,护理也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她说。
对学科发展的重视,源于她早期的经历。
1993年,李亚洁作为护理领域的高级访问学者赴美交流7个月,是国内最早出国访学的护理专家之一。
交流期间,她看到了国内护理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是专业程度,美国的执业护士能给病人下诊断、指导用药,像半个医生;二是护理理念,美国护士会与病人换位思考,甚至帮助临终病人制定关怀计划。”这在当时国内护士行业中是新鲜事。另外,美国分层次的护理教育、终身教育等,也给李亚洁留下深刻印象。
归国后,她下决心要把国内护理学科搞上去。
许多开创先河的探索,李亚洁都是“试水者、引路人”。
她坚持让中专学历的护士参加高中文化补习班。许多人不理解,但李亚洁清楚其中的价值:“比如要观察和调整病人的血氧分压,学了高中数学能更好换算;调节溶液浓度,也需要高中化学作为支撑。”
临床上,她要求严格,每天抓护士们的基本功。“不要脱离病人,不要眼高手低。”她的学生、南方医院呼吸科护士陈媛说,老师的教导至今言犹在耳,“李老师事无巨细,教做事,也教做人”。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李亚洁和同事投入护理教学改革,编写了国内第一部《护理管理学》教材,并在国内率先尝试采用模拟无菌手术间进行仿真外科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
她还是国内专科护士培养的推动者。早在2001年,她就与南方医院肾病中心联合培养肾脏专科护士。2005年,在省卫生厅(现省卫生健康委)的主导和李亚洁的积极推动下,南方医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启动了全国第一个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班培训项目,走出了粤港护理合作的新路。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颁奖仪式上,李亚洁和学生们同唱一首歌,在会场久久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