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德科学中心公布“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选拔结果。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博士研究生王晖迪成功入选中国代表团,将赴德国林岛参加第72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交流。
王晖迪成功入选的背后,是其热爱科研并为之投入所有时间与精力,埋头钻研课题,持续学习与探索。
王晖迪(右)与导师何彦教授(左)
逐梦科研成绩斐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研究联合会共同组建的中德科学中心,每年在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挑选30名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其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王晖迪经过学校推荐、学术委员会审批、专家函评、会评及德国专家面试等多轮选拔,从全国生命科学专业的博士中脱颖而出,拿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入场券。
王晖迪是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2021级博士研究生,其导师是何彦教授,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态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目前,他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Microbiology Spectrum,Brain Behavior & Immunit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获得多次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在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获得广东省医学会第三次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征文优秀论文奖;获邀参加今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Addiction & Psychiatry”国际学术会议作口头汇报,并获得南方医科大学国际学术会议项目资助。
坚守热爱科研的赤诚之心
王晖迪是南方医科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了神经病学专业,在2018年考研中以初试及复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一名专业型硕士,师从尹恝教授。
王晖迪(右)与导师尹恝教授(左)
专业型硕士注重临床能力培养,日常临床任务重,但王晖迪对于科研的热爱从未淬灭。在保证完成临床任务的前提下,他竭尽所能抽出时间去实验室,常常起早摸黑,在早交班前1-2小时、午休及晚上的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阅读文献。
王晖迪在实验室做实验
对王晖迪而言,由于前期缺乏系统的科研能力及科研思维锻炼,在科研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尤其艰难。
对生命科学十足的好奇心支撑着王晖迪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缺乏实验技能课程,他就去“蹭”各种学术型硕士的课堂;基础研究需要精通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他就“缠着”师兄师姐,向他们请教学习实践操作及经验;科研立题及设计需要敏锐的科研思维,他就挤时间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国自然辅导等,把握每次学习机会,认真听讲并做笔记。
王晖迪在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进行汇报
王晖迪深知,做好的科研需要大量的沉淀及时间积累。在科研领域,硕士短短的三年时间只是起步阶段,掌握的科学知识及实验技能只是皮毛,科研思维需要更进一步的锻炼。为了更深入地学习与钻研,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继续读博,2021年通过申请进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成为了一名学术型博士,师从何彦教授。
王晖迪认为,他的万里长征科研路才刚迈出了第一步。他专注研究肠道菌群与神经病学,每天阅读文献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时刻保持对科研的好奇心及对科学问题的敏锐性,同时保持充足动力,期待在科学界留下自己的足迹。
坚持锻炼提高英语能力
科学无国界。为了能与国际同行前辈进行学术交流,学好英语变得十分重要,锻炼口语成为了王晖迪的生活日常。
王晖迪经常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时刻把握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他在2015年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评估时,报名参加了接待外宾的志愿者,并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志愿者荣誉证书
2017年,王晖迪报名参加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医疗点医疗志愿者。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对每一位患者全程英文问病查体,并默默记下来那些英文表达不到位的地方,查阅资料加强学习。在这次经历中,他结识了一位来自爱尔兰的外国友人,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与他保持沟通交流。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王晖迪的座右铭。在科研道路上,既要有远大的梦想,以国际领先前沿为目标;也要有着“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踏踏实实做科研,埋头钻研。王晖迪正朝着梦想的方向,继续书写自己的南医大故事。
王晖迪(二排左四)所在课题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