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文明办公布2022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村医学堂”助力乡村振兴项目成为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陆续出台政策,不断加大投入,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机构通过不同渠道,持续提升村医疾病诊断和救治能力,兜牢分级诊疗体系的网底。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自2018年来,通过“村医学堂”党建项目,深入云浮、阳江、肇庆等地市的偏远县镇,培训村医超1200人次。“培训后的村医月接诊数普遍增长40%,处方合格率普遍提高30%。”该院院长蔡道章说。
2018年,第三附属医院党委聚焦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乡村医生这一群体,开设了“村医学堂”项目。该项目迄今为止已开展13期,培训乡村医生超过1500人次,参与会诊及教学查房100余次,努力为当地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基层医疗队伍。
2018 年初,医院党委组织 21 名党员专家走进惠州市博罗县,党建项目“村医学堂”正式启动。为准确摸准乡村医生的培训需求,医院党委先深入帮扶乡村,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召开现场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并征求当地医疗卫生部门意见,量身定做培训方案,确保实施方案的针对性、可行性。之后的几年,边摸索边实践,“村医学堂”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乡村医生培训模式,陆续在云浮、河源、肇庆、郁南、新兴等广东偏远乡村为乡村医生和百姓服务。
神经内科专家王晓锋在紫金县为乡村医生授课
骨肿瘤科专家雷紫雄在阳西县为乡村医生授课
“村医学堂” 根据不同地区需求,注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防治与日常管理,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党员专家及260余名志愿者参与的支援服务队伍,还被许多派往基层医院及援藏、援疆的专家推广。成熟的项目机制和完善的活动执行流程,让这个党建品牌在许多乡村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受到乡村医生的好评。不少村医表示,由于自己医学知识不足,原本计划去广州打工,现在通过学习培训,自己也有了信心和要求,还是想留在家乡,继续为乡亲们服务。
除了为乡村医生讲课培训,每到一个地方,医院还会协调县、镇医疗机构,构建串联“村-镇-县-省”四级的就诊绿色通道。郁南县71岁的五保户何叔因此受益。他的头上长了一个“犄角”,村医得知后通过“村医学堂”微信群联系了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专家,确诊为右枕顶颈部巨大恶性肿瘤,后者在县人民医院帮何叔做了根治手术。
“村医学堂”项目开办至今,直接培训镇村医生1500余人次,并通过百余次的大型义诊及教学查房,帮助受培训学员从理论储备和临床技能两方面都得到明显提升。“培训后的村医月接诊数普遍增长40%,处方合格率普遍提高30%。”院长蔡道章说。